来源:上票那些四

蔡神成“狗”,葛神不神,“坤坤”躺平,一地鸡毛。最惨的是刘格菘,被骂上了热搜。公募基金的网红顶流们终于向粉丝团证明了自己的真实实力——颜值能打,操盘能砸。大盘不好,没赚到钱可以理解。但是,他们的业绩比大盘更不好,这就说不过去了。

在基金火得一塌糊涂的年月里,很多银行也将代销基金作为业绩来源的渠道。可是在基金收益水涨船高的时候,客户开心业务员也有业绩;但是当基金行业进入寒冬之季,所有的问题都开始暴露。

因此,我们能看到今年已经有很多银行收到相关罚单。公开报道显示,今年以来已有唐山银行、渤海银行、中信银行昆明分行、兴业银行重庆分行、恒丰银行成都分行等20余家银行机构因代理销售基金产品违规受到监管问责,“无证上岗”是其中的一项突出问题。

具体来看,天津证监局4月份披露,渤海银行基金销售业务部门负责人、部分分支行基金销售业务负责人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7月13日,重庆证监局公布了对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行的处罚,经查该行存在部分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员工从事基金销售业务相关工作的情况。监管当局依法依规对其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

四川证监局8月份公布的监管决定显示,恒丰银行成都分行存在“基金销售业务部门人员和分支机构基金销售业务负责人未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根据公募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的相关办法规定,商业银行等机构申请注册基金销售业务资格,应当具备多项要求,其中就包括分支机构基金销售业务负责人取得基金从业资格。

此外,还需要负责基金销售业务的部门取得基金从业资格的人员不低于该部门员工人数的1/2,部门负责人取得基金从业资格,并具备从事基金业务2年以上或者在金融机构5年以上的工作经历等。

有分析指出,基金代销机构频遭处罚或警示是监管趋严的体现。随着行业内新增的基金代销机构越来越多,自然也会有更多的代销机构被洗牌出去,形成良性新陈代谢。

这种洗牌是必然的,从过往案例来看,有些基金小白都被忽悠进来购买基金。基金收益水涨船高的时候,皆大欢喜,一旦基金收益出现亏损,很多用户都是一脸懵逼。下面从兴业银行代销基金三个投诉案例来看,其中的问题或许会更加清晰。

据“黑猫投诉”用户表示,本人是兴业银行广州分行网点理财经理姜源的客户,五六年下来,鉴于合作顺利,而且也知道姜经理从事理财业务已经超过二十年,对其也产生了信任,而且对方也知道我的风格和习惯,所以当我工作调动从广州来到上海以后,也没有换理财经理换网点,一直继续和姜经理合作。

本人属于谨慎型,一直以稳妥的风格进行理财,于2020年开始,姜经理介绍我买基金,我表示不懂基金,也从来没有买过,对方一再劝说,并且表示基金肯定比理财赚钱啊,由于合作了好几年的信任基础,我就按照她给我的介绍购买,按照过去的合作模式,半年到一年,她叫我分别把钱赎回,让我深深以为基金就是理财,就是基金比理财利息稍微高一点。

于是她又给我出方案,我又分别在钱到账后买了3只,然后这三只一直处于前所未有的下跌状态,因为相信姜经理会按照以往合作模式,帮我把关好的,所以我没有放在心上。

一年以后,下跌了10%,20%~30%,姜经理从来没有主动联系我说过这三款基金的处理方式,按照以往,最多半年到一年会是一个赎回周期,我有主动询问过,她表示,由于大环境等因素,让我对未来要有信心,展望未来。

毕竟认识了这么多年,我也就继续相信她了。然后二年后,再二年半以后, 期间她从来没有主动来找过我说这三款基金的事,我又不懂基金,只凭着对她的信任,可是为什么这三款基金一直处于下跌状态直至 百分之二十,百分之三十几,百分之四十几, 我着实害怕了, 只能四处去各家银行网点以及基金公司咨询,我才知道,我是遇到麻烦了。

第一,基金不是理财,基金是有浮动的,是会亏损的;第二,我是在高价位点购买的;我是足额重仓(按照往日理财金额)购买的。

分析完原因后,我才恍然大悟,姜经理给我做的方案和推荐并不是为了客户的利益着想,只是为了完成她个人业绩,这是业务价值观出了问题,我去兴业银行客服处投诉,最后广州分行马主任联系我,我才知道这后一年半我换了客户经理,而新的客户经理没有联系我,所以我处于无人跟进状态。

关于我的基金亏损,姜源又给我两三次电话,说要我对未来有信心,反正最难熬的日子都过去了,以后会越来越好的,每次她说完,第二天早上查看账户又亏了两三千,从亏损靠7万,一直到亏了近8万。

现在我在投诉他们,因为他们的自私自利,利用信息不对称和专业优势,对客户进行降维攻击,把客户当傻子,把客户的信任当作完成业绩的工具,着实可恶可耻,说着最软的话,藏着最毒的心。

另一位用户表示,我是一名没有任何基金投资经验的新手,从一开始和兴业银行业务员聊天我就向她明确要保本、可靠、无风险的产品。

2021年兴业银行业务员通过微信向我宣传兴业银行的资管运作能力在所有银行中最强、而且每个季度的综合理财排名都是第一名,期间不断向我承诺基金的高收益、以及基金经理的可靠稳健和经验丰富、她亲戚买基金获得21%的收益等,在她不断诱导下我买了圆信永丰兴诺和惠升优势两支基金,结果不仅毫无盈利、反而分别亏损8%和43%。

我的投诉理由是:①兴业银行业务员主动推荐与我的风险承受能力不匹配的基金产品,这属于“没有将适当的产品推介给适当的投资者”。②兴业银行业务员没有履行适当性义务和充分告知说明风险的义务,也没有向我充分介绍这支基金的主要内容。③兴业银行业务员一味大肆宣传营业银行本身及其产品的高收益、产品的可靠稳健做诱导。

因此我申请要求兴业银行补偿基金的本金和至补偿日止按年化收益率10%计算的复利利息,该10%的收益也只是业务员当时说的最低收益。

还有用户表示,到兴业银行买理财产品,连本金都亏掉了。该名用户表示,我在兴业银行买理财产品,买的低风险,那次工作人员叫我买,那一款理财产品,连本金都亏掉。

不仅一年的利息没有,还把本金亏掉3600多,要是加上利息,就是一万多。一年的时间,不知道他那个产品买的是债券,最后去到时候去问那个产品有基金有百分之一。利息没有还把本金也亏进去啊,再也不相信兴业银行。

上次买理财产品,我知道这个产品有基金,我是绝对不会买的,我在光大银行买也是赚钱的。同一个时间买的,兴业银行简直是不相信,在不相信了。

银行代销基金在业内也较为常见。“迫于考核压力,理财经理会对任务型产品进行着重推荐,因为如果完不成就会被扣罚工资。”据一家商业银行工作人员透露,有一部分理财经理只给客户介绍基金过往的业绩,却不去提示未来因市场变化可能导致的风险情况。

还有一部分理财经理可能和客户比较熟悉,连产品介绍都没有,就直接推荐客户买了。当然,也不排除个别理财经理在推荐时压根儿就没有说明是基金,更无从谈及风险了。

在江苏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陈丹临看来,从银行角度,基金等理财类产品是投向股票、债券市场,收益更大,但风险也更高。

为了收益,理财经理希望有更多资金可以放到这些产品中,正是有了这样的考核机制导向,理财经理才会冒着违规的风险去诱导客户,尤其是年纪比较大、对理财产品不了解的人很容易被银行的“优惠活动”“礼品”带偏。

一些客户购买基金等理财产品亏损后会找银行“理论”,部分银行为了息事宁人,会补贴损失,有的甚至是理财经理自掏腰包。

About Author

klw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