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七佰
“阶段性收紧”成为2023年IPO的主旋律。IPO参考统计发现,2023年下半年以来,沪深交易所仅9月份新受理11家,7月、8月、10月、11月均零受理。与此同时,在沪深交易所“收紧”的形势下,北交所成为众多拟IPO企业的“救命稻草”。
11月30日,浙江太湖远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太湖远大”)递表北交所并获受理。与近期众多递表北交所企业类似,太湖远大也是从新三板拟转板而来。
据了解,太湖远大成立于2004年2月,2022年11月1日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2023年5月19日进入创新层。
招股书显示,太湖远大主要从事环保型线缆用高分子材料研发、制造、销售、服务,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电线电缆制造领域,间接运用于电力、轨道交通、通信、新能源、建筑等众多领域。
实控人一家三姓 递表当月董事长遭口头警示
太湖远大的前身为长兴英畏实业有限公司,由付阿惠、杨福志、傅爱珍等人于2004年共同出资设立。太湖远大现有实际控制人赵勇并未出现在创始人行列中,赵勇实际于2005年加入太湖远大,并担任董事兼总经理。
后经多次股权转让,赵勇家族获得了太湖远大部分股权。招股书显示,截至招股书签署日,赵勇、俞丽琴、潘姝君3人分别持有太湖远大22.51%、18.06%、4.13%股份,为太湖远大实际控制人。
饶有意思的是,赵勇、俞丽琴、潘姝君虽不同姓,却是一家三口,互为亲属关系。其中,赵勇与俞丽琴为夫妻关系,赵勇为潘姝君的父亲。从年龄上看,俞丽琴仅比潘姝君大9岁,应当不存在血缘关系。
招股书显示,太湖远大其他持有5%以上股份的股东为俞华杰、凯路投资、于丽敏及成贤投资、博创投资及夏臣科。
根据过往融资史,为了吸引战投,太湖远大曾与9家外部投资者签订对赌协议。招股书显示,2015年11月至2017年12月,太湖远大、实控人夫妇与钱爱荣、徐琨、俞华杰、于丽敏、凯路投资、启诚慧投资、惠畅投资、冯越、成贤投资等9名投资者签署了特殊投资条款,包含有业绩承诺及补偿、股份回购条款等。
其中,除启诚慧投资外,其余8名外部投资人均于2022年8月与实际控制人赵勇、俞丽琴、潘姝君终止了关于股份回购的特殊权利约定,且不可恢复。而启诚慧投资在太湖远大IPO递表前已退出了太湖远大的股东行列。
2022年太湖远大在挂牌新三板前,曾进行了一次股票增发,其用途为补充流动资金(支付供应商货款)。然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其直接以交通银行一般户中的募集资金1003.4万元提前偿付了昆仑银行限定支付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下属分公司的产业链短期贷款。
正因此事,太湖远大在递表北交所的前13天,公司董事长、董秘双双收到监管的口头警示。
11月17日,一份名为《关于对浙江太湖远大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及相关责任主体采取口头警示的送达通知》(下称“口头警示函”)由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管理一部送至太湖远大的案头。
这份《口头警示函》显示,因该变更募集资金用途行为发生时,未履行审议程序并及时披露,故对太湖远大、董事长俞丽琴、董事会秘书兼财务负责人夏臣科采取口头警示的自律监管措施。
信息披露违规无疑令太湖远大的管理内控受到质疑,而拟上市企业的内控有效性,向来是上市合规性审核的要点。
业绩连年增长现金流却持续为负 应收账款余额逐年升高
从业绩上看,太湖远大表现堪称出色,其2021年、2022年营收增速连续两年保持在30%上下,并且2022年净利润增速还超过营收增速。
据招股书,2020-2023年上半年(以下简称“报告期”),太湖远大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8.18亿元、10.71亿元、13.92亿元及7.29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3723.44万元、4589.56万元、6109.14万元及3784.27万元。
三季报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太湖远大营业收入为11.1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7.36%;归母净利润5628.33为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17.49%。
不过,太湖远大的净利润“含金量”并不高。尽管业绩连年增长,但公司经营现金流却持续为负。报告期内,太湖远大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出分别为1.18亿元、2.07亿元、1.51亿元、1.89亿元,3年半净流出6.66亿元。
对此,太湖远大在招股书中称,公司将信用等级一般的商业汇票贴现取得现金,作为筹资活动现金流入计入。若剔除票据贴现影响后,2020-2022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3733.33万元、521.31万元、1639.9万元。
不过,即使剔除票据贴现影响后,太湖远大2023年上半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依然为负值,为-1.22亿元。
对此,太湖远大在招股书中也表示,若未来公司剔除票据贴现影响后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仍较低,且公司无法通过股权融资、债务融资等方式合理筹措资金及规划资金使用计划,公司将在营运资金周转方面存在一定风险。
目前,太湖远大已经出现较大的偿债压力。截至2023年6月末,太湖远大短债达2.49亿元,而其货币资金仅5823.13万元,尚存在1.9亿元的短债缺口。
报告期内,太湖远大资产负债率也持续居高不下,报告期各期分别为68.41%、63.57%、61.4%和56.82%。
与经营活动现金流持续为负相对应的是,太湖远大较弱的应收账款管理能力。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太湖远大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1.66亿元、2.18亿元、2.7亿元及3.47亿元,呈逐年上涨的趋势,其中,2021年及2022年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1.82%、23.77%,2020年-2022年应收账款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23%、20.37%、19.40%。
而且,太湖远大坏账计提比例也整体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招股书显示,太湖远大6个月内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为1%,与可比上市公司万马股份几乎一致,高于中超新材、至正股份,仅低于坏账计提比例为5%的杭州高新;而1-2年的应收账款的坏账计提比例为30%,在可比公司中最高。
毛利率走势与同行相背 研发费用率不及同行一半
太湖远大业绩快速增长的同时,其毛利率却连续下降,直到2023上半年才有所回升,这与同行毛利率上升的趋势完全相反。
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内太湖远大的毛利率分别为11.82%、10.71%、10.44%、11.57%。而同期,可比公司均值分别为8.87%、9.22%、9.76%、10.35%。
可见,太湖远大整体毛利率走势与可比公司均值走势相反。在一路下滑之后,2023年上半年,太湖远大的毛利率却突然回转,并高出同行1.22个百分点,颇显异常。
此外,太湖远大研发费用率也远低于同行。招股书显示,报告期各期,太湖远大的研发费用率分别为1.09%、1.22%、1.14%、1.50%。同期,同行业可比公司研发费用率均值分别为4.67%、4.22%、3.63%、4.39%。可以看出,太湖远大的研发费用率在报告期各期均不及同行的一般水平。
众所周知,研发费用的投入将直接影响到一家企业的科研水平,在可比公司近年来大规模投入研发费用的当下,太湖远大如何凭借如此低的研发费用率水平与其他企业同台竞争?同时,在北交所致力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趋势下,太湖远大如此低的研发投入占比很难证明其研发能力和技术水平。
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12月11日,北交所共有61家IPO企业过会,38家IPO终止,过会率为61.62%。显然,伴随北交所改革相关的利好政策不断落地,这也加速了各企业IPO的进度。
太湖远大如若能够顺利募资上市,不仅可以有效降低其较高的资产负债率,改善公司财务结构,而且还能提高其自身的抗风险能力。
不过,对于太湖远大来说,信批违规、业绩成色不足等问题依然不容小觑,此番究竟能否成功登陆北交所?IPO参考将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