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橘颂
当教授开始集体IPO的时候,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景?
公开资料显示,随着“产学研”相结合的风气愈加浓厚,手中拥有技术的教授们也开始思考,如何将手中的技术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品。除了选择与企业合作外,许多教授也选择亲自“下海”创业,打造自己的品牌,并推动其上市融资。
这些教授们的IPO企业到底如何?
教授IPO1:计算机教授跨界搞语言学习软件
2021年7月28日,在线语言学习独角兽多邻国(DUOL.NASDAQ)在纳斯达克上市,8月27日,多邻国股价收于120.10美元/ADS,市值约43.11亿美元,其创始人为路易斯·冯·安。
1978年8月,路易斯·冯·安生于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自小就对科技和计算机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2000年,他获得了杜克大学的数学学士学位,而后他选择到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进行深造,并在2006年在该校的计算机科学专业任教。
而让路易斯·冯·安名声大噪的事件就发生于其在卡内基梅隆大学学习之时。2002年,路易斯·冯·安为了解决自动化程序被大规模滥用的情况,提出了“验证码”的概念,这也是我们今天在登陆账户等场景下所使用的验证码的起源。
2009年,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进行语言学习,路易斯·冯·安开始开发在线语言学习软件多邻国。2012年,多邻国正式面世,用户可以通过这款软件学习包括英、日、韩、法等语言,也可以学习威尔士语、纳瓦霍语等小语种和濒危语言。
在经过多轮融资后,多邻国在2021年成功上市。
2021年8月12日,多邻国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财报显示,截至2021年上半年,多邻国营业收入为1.1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67.58%,净亏损0.14亿美元,同比扩大了522.34%。从2019年至今,多邻国已经累计亏损了近3亿元人民币。
2021年上半年,多邻国的MAU由2020年上半年的3640万上升到3890万,而其2021年二季度的MAU却由2020年同期的3920万降至3790万。
多邻国称,其二季度的MAU相对下降的主要原因在于2020年的疫情因素增加了线上学习的活跃度。而未来,其将通过产品计划和品牌营销,吸引并留住更多的用户。
未来,多邻国将如何将更多用户转化为付费用户,提升自身的盈利能力,实现扭亏为盈,还需要路易斯·冯·安和多邻国付出更多努力。
教授IPO2: 谢良志和他的生物商业版图
2021年8月16日,伴随着义翘神州(301047.SZ)的成功上市,这让实控人谢良志也开始浮出水面。
资料显示,这是谢良志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作为著名的医学教授,谢良志生于1966年,是麻省理工学院的化学工程博士。毕业后,曾在美国默克集团任职,回国后,谢良志还兼任了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细胞工程研发中心主任。
2007年,谢良志创立了神州细胞,2016年,义翘神州的前身义翘有限从神州细胞中分立出来。2020年6月22日,神州细胞成功在科创板上市,一年后,义翘神州也于创业板上市。
与谢良志的研究方向类似,义翘神州和神州细胞同为生物科技公司,不过二者的业务方向略有差别。义翘神州主营业务为生物试剂的研发、生产、销售,而神州细胞则是一家暂未盈利的生物制药研发公司。
业务的差别让两家企业的财务表现各有不同。
作为一家生物试剂研发公司,义翘神州创下A股发行价新高并非偶然。义翘神州2021年中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义翘神州营业收入为6.3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28.18%,净利润4.43亿元,同比增长32.26%。
义翘神州的高利润与其产品的高毛利息息相关,2021年上半年,义翘神州主要业务包括生物试剂和技术服务,两者的毛利率分别为96.68%和79.11%,综合毛利率高达95.63%。
而作为一家未盈利生物科技公司,神州细胞2021年中报显示,2021年上半年,神州细胞未产生营业收入,同期,神州细胞净亏损4.37亿元。
不过,中报显示,2021年,神州细胞已有1个生物药品种获批上市,8个生物药品种获准进入临床研究及上市申请阶段。上述在研药物上市后的表现,决定着未来神州细胞的业绩表现。
老虎证券数据显示,截至8月27日,义翘神州的市值达到了334.61亿元,神州细胞市值为251.62亿元。谢良志凭借这两家生物科技企业,收获了不菲的身家,而他未来的生物商业版图能达到怎样的高度,还要看神州细胞手中的在研药品能否获得市场的青睐。
清华大学教授创业搞了个华卓精科
除了医学教授之外,清华大学教授也勇敢参与到创业及IPO当中。
华卓精科就是其中之一。
公开资料显示,华卓精科是一家以超精密测控技术为基础,研究、开发以及生产超精密测控设备部件的企业,实控人为朱煜。从1983年至2004年,朱煜于中国矿业大学任教,而从2004年10月至今,朱煜转任清华大学教授。
在清华大学任教期间,朱煜参与创办了华卓精科,并担任了华卓精科的核心技术人员、首席科学家。除朱煜外,清华大学研究人员张鸣、杨开明及王磊杰也兼任华卓精科技术人员、顾问职位。
2021年7月29日,被称作“光刻机第一股”的华卓精科的上市进程被按下“暂停键”:当日上市委会议审议结果显示,华卓精科被暂缓上市。
当日上市委会议公告显示,上市委要求华卓精科结合光刻机双工件台业务尚未实现产业化的情况,说明其主要业务是否符合科创板定位和发行上市条件,光刻机双工件台业务及02专项相关信息披露是否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和科创板发行上市信息披露要求。
在上会前的一份回复函中,华卓精科曾表示,由于光刻机双工件台技术开发难度大、周期长并且涉及多个交叉领域,且尚未通过上海微电子最终验收。目前,其DWS系列光刻机双工件台累计发货4台,仍处于与上海微电子光刻机整机集成、测试阶段。华卓精科称,其光刻机双工件台产品开发进度影响了其商业化进程。
商业化进程进展缓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华卓精科的业绩。
招股书显示,2018年至2020年,华卓精科的营业收入分别为0.86亿元、1.21亿元和1.52亿元;净利润分别为0.15亿元、0.21亿元和0.12亿元。
此外,华卓精科还预计,2021年上半年,其营业收入约为5500万元至6500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上升了58.63%-87.47%,但2021年上半年净亏损为1400万元至1700万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为25.29万元。
事实上,目前全球光刻机市场主要由境外厂商主导,中国光刻机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华卓精科研究的光刻机工件台是光刻机的核心子系统之一。而在国际上,主要光刻机整机生产厂商为 ASML、尼康、佳能三家企业,合计市场份额超过90%,而上述三家企业的工件台均为自主研发生产。
光刻机历来都有“半导体工业皇冠上的明珠”之称,研发难度可想而知。华卓精科若想在这一领域打破国外垄断,需要突破一定技术壁垒,可以说,华卓精科虽然没有上市,但依旧是中国的骄傲。
除了多邻国、义翘神州、神州细胞以及华卓精科,还有许多教授们的企业已成功上市或正在上市的路上。如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郭振宇旗下的贝泰妮(300957.SZ)、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江必旺旗下的纳微科技(688690.SH)等等。教授们的技术加上市场支持,将碰撞出出怎样的火花。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